Navigation menu
下周就到端午节,粽子消费市场也到了竞争最为火爆的时候。今年是限制食品和护肤品过度包装袋要求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的首个端午节。原则上,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超载。但据报道,仍有不少店家漠视粽子的“减肥令”,粽子礼盒888元、980元的,小龙虾狗肉粽一个100多元,经常出现。
端午节吃粽子,无论是代表现代人对伍子胥的追忆和纪念,还是对吴王心存亲情信念的谢意,都贯穿深厚的人文内涵。给亲友回赠粽子表达情感和关爱,自在意料之中。但当下的所谓中高档粽子,采用匮乏的酱料,配上豪华礼盒包装袋,通过提升价格定位和豪华感,吸引的已经不是普通顾客的注意力。部分店家漠视国家规定,让更高成本的原材料挟持粽子,营造出中高档粽子的内在价值。这种做法不但难造成浪费,也激起腐败之风,更背道而驰了端午节人文的信念。和“高价月饼”一样,“高价粽子”无非是夸耀和赠礼的媒介。
经过长时间的整治,数十亿数以千计、白水黄金玉器的高价粽子已经不尽然了,可每到端午节总有高价粽子的在我看来,仍有一些人对高档礼盒耿耿于怀、敬而远之,似乎礼盒有某种灵力:只有这样才有魄力,才能装得下这类不可全然的“情意”。
传统粽子是以米饭、鸡肉、红豆、核桃等为主要原材料,制作简单而色泽浓烈。美好的香味,体现出现代人对历史人文的尊重和弘扬,深藏对未来的祝贺和希望。粽子加进一些中高档酱料倒也无可非议,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,但这类店家推出海参粽子、小龙虾粽子,尤其是在礼盒里加进茶叶和葡萄酒,原意并非弘扬并广大端午节人文,而是趁机炒作和营利,更是借赠礼消费市场的偏执,发钱财。
端午节人文不断创新,粽子有新菜色也正常,但最核心的信念不能变,更不能沦为消费市场的工具。数十亿接近百元的高价粽子,先不说加进海参、小龙虾是否符合可口标准,单说高价礼盒自作聪明,不但玷污端午节人文,也难引起顾客厌恶。对依然贩售超载粽子、售卖赠礼人文的,监管部门要重视起来,释放规则不容恫吓的信号,让粽子回归原本的香味,“重装”开卖。